当前位置:首页 > 聚焦财报 > 正文内容

工业智能网关助力热交换站设备远程运维,实现降本提效

聚亿千财2025-07-16聚焦财报4612

在我国城镇化进程持续加速的大背景下,城镇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居民对供暖的需求也日益增长,集中供暖作为城镇冬季保障民生的重要方式,其需求呈现出逐年攀升的态势。集中供暖系统有着严谨而高效的工作流程,中央供暖热源会将热源供应站生产的高温蒸汽或温水,通过一次热管输送至热交换站。热交换站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它借助热交换器的热交换循环进行热量转换,之后再通过二次供应管将处理后的热量输送到千家万户。热水进入室内后,流经散热器,将热量散发到室内,最终完成整个供热流程。​

集中供热凭借诸多显著优势,已成为现代化城镇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城镇公共事业的关键组成部分。从经济效益来看,它能够实现燃料的节约,并且易于实现大型化、机械化操作,降低了生产运营成本;在环境效益方面,集中供热可以集中处理排烟污染、灰渣燃料堆放等问题,有效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从社会效益来讲,它为居民提供了稳定、可靠的供暖服务,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中国供热调查报告的数据也充分印证了这一点,集中供热的需求每年都在稳步增加。

wKgZO2h0zZGALFqXABB3fryJ54k594.jpg

热交换站运营痛点​

随着集中供热规模的不断扩大,热交换站的运营管理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和痛点,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热交换站的高效运营和企业的成本控制:​

供热公司管理压力大、效率低:随着热交换站数量的增多和供热范围的扩大,供热公司需要处理的管理业务量急剧增加,传统的管理方式难以应对,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运行状态难实时掌握:由于存在不对称的报告制度,供热公司无法实时、准确地了解热交换站的运行状态,难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

热网络热源利用情况不明:对于整体热网络中热源量的利用情况缺乏清晰的认知,无法进行科学合理的调配,可能造成热源的浪费。​

热交换量控制难、资源浪费:热交换站的热交换量难以精准控制,容易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导致资源的大量浪费。​

设备事故难发现:由于采用人力交替工作的模式,操作不当引发的设备事故很难被及时发现,可能会造成严重的损失。​

这些问题使得企业在热交换站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难以维持较低的成本水平,其中包括高昂的人工费、燃料费等。​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明达推出了热交换站设备远程运维系统方案,其核心产品是自主研发的 Mbox 系列边缘智能网关。该边缘智能硬件产品能够方便快捷地实现边缘端设备的远程数据采集、程序远程下载和远程维护,从而轻松解决热交换站运营管理中的痛点。通过该系统,可以实现热交换站点之间的信息集中管理,对换热站的各种物理量进行 24 小时远程监控,同时监测各站设备的运行状态以及热源情况等。

应用成效​

该系统方案的应用价值十分显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节能环保,降低成本:系统能够实时上传供暖数据,基于这些数据对系统进行精准调控。这一举措不仅每年可以为企业节省大量的供热费用,还能有效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烟尘等污染物的排放,兼具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远程实时监控,提升管理效率:技术人员无需亲自到现场,就可以通过系统实时远程查看供热站的各项数据,如给水温度、回水温度、压力值、热量、流量等,一目了然。这极大地提升了对热交换站运行状态的掌控能力,便于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远程运维,保障系统稳定:借助系统可以实现远程运维调试设备,且系统监控数据不会中断,真正实现了对场站设备的远程闭环运维管理,确保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大幅节省人工成本:在传统模式下,每个热交换站都需要 2 人值班,如果采用 3 班倒的工作制度,每天就需要 6 人值班。而应用设备远程运维系统后,可以节省 80% 的人工费用,显著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审核编辑 黄宇